求神其實很像求醫,醫生處理有形的身體,神明則是處理無形的疑難雜症。看醫生回家不吃藥,病是不會好的。而有的慢性病或先天的症狀可能需要靠長期的調理與作息的改變或甚至運動,吃藥可能只是暫時性地壓抑。有的特效藥剛開始吃很有效,但越吃藥量要增加就像安眠藥一樣,到後來甚至無效。因此,求神的意義也是如此;人因為操作不好或者想滿足慾望,希望神明可以幫忙過關或達到目的。若實現後食隨知味,一次兩次,若我是神我也不會想幫助貪求無厭與不知悔改或不想努力的人。所謂「天助自助者」,人性來自於神性,若我成為連我自己都不想幫的人,神又怎麼會想幫我呢? 當人有病識感會自我懺悔,他已具備面對的能力,即便神明沒幫他,我相信他也會有能力來面對自己的問題。所以,需要求神嗎? 神會幫甚麼樣的人? 這是我們可以好好反思的問題~ 蔣漫霖2018/10/24
Comments